期末考成绩不错,有什么了不起?!

今天很多小学生都陆续结束期末考试,人头攒动的校门口,每一个家长都会问孩子一句“考得怎么样?”


不论孩子回答如何,最后的结局无非两种:考好了,重重有赏——家长还可以顺便发个朋友圈,“炫耀”一下育儿心得;考得不好就拉去补习(或许还有棍棒伺候),“卧薪尝胆”的寒假正式卡开帷幕。。。


芷一今天就来分析一下,期末考试成绩到底值不值得大家如此揪心呢?


◆ ◆ ◆ ◆


微信图片_20190819163501.jpg


我刚做老师的那几年,曾经花很多时间研究“造成差等生的原因”。针对我主要教授的高中生群体 ,发现两个“差等生”的共性规律:

第一,完全放养,家庭教育错过了“关键期”的引导。

第二,过度关注,但是家长对各阶段的学习特点缺乏正确的认知,胡乱教育,最后到了高中不可收拾。


尤其有趣的是,不少“问题”孩子的家长会说“孩子的在小学阶段成绩不错,到了中学遇到一个不喜欢的老师或者巨大挫折,所以成绩差了”。。。


面对这样的家长,我感到无比惋惜。小学阶段的考察重点是识记性知识,经过多次重复训练,完全可以保障成绩。所以小学期末考试成绩好,真的不能说明什么天赋异禀、教导有方。


因为,真正的竞争在中学开始!


初中慢慢增加了逻辑推理和课外知识渗透,所以小学那些学习方法渐渐不管用了。到了高中,逻辑推理,跨单元、跨学科的知识整合成为常态,于是孩子那点“死记硬背”的童子功就彻底失效了,成绩成了大问题。这些孩子逐渐掉队的原因,根本不是老师不好或者外界事件影响,问题还是在自己没有从小培养出来“学习习惯”。


什么是“学习习惯”?难道不是按时完成作业,不懂就去问老师,建立错题本,上课认真听讲这些吗?我觉得这些都是表面行为,值得提倡,但不是问题的本质。真正的学习习惯,是独立思考并且总结归纳的能力。


举个例子


同样学习了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。

A、B、C三位同学的学习策略,大家觉得哪一位在中学更有潜力呢?

●A同学认真听课,按时完成作业,考试优秀,然后按部就班地学习下一课。


●B 同学不仅认真听课完成作业,还参加了课外奥数课程,对周长和面积的难题有所涉猎。同时,虎妈还找了不同的名校名卷来给B同学练手,并亲自上阵帮助B同学制定学习规划,B同学在小学阶段一路领先。


●C同学在认真完成学校的作业后,自己做了一个总结本,把练习册、课本以及辅导班卷子上的题型进行了归类,找出共同点(注意,不是抄错题!),并且针对自己错误率较高的地方,重点练习。更重要的是,以上学习过程70%都是自己完成的,而不是家长代劳。


毋庸置疑,C同学的潜力会更大一些。A和B都有变成潜在“差生”的风险, B同学的妈妈再不放手,会活得越来越累,最后变成“孩奴”。芷一所指的“学习习惯”,就是像C这样,独立的归纳、总结能力。我在清华读书期间所见到的学霸,大部分都在小学五年级左右,就形成了适合个人的学习体系。


微信图片_20190819163515.jpg

如果您是小学阶段的家长,可以对照是否有如下教养习惯:80%的时间奔波在各种辅导班,孩子的课余时间几乎被占据;孩子爱读书,但是涉猎广却没有深度;经常被表扬,面对失败会焦虑;特别听话,比较少质疑和提出申诉。如果有以上这些特点,可能要适度调整一下教育方式了。因为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孩子,更多是识记型能力,而非知识整合与深度思考能力,中学掉队的可能性极大!


辅导班上多了,碎片化知识大量囤积,被动输入的知识点或许在短期内可以提高成绩,但是长期会让孩子丧失整合总结的学习能力。读书多却没有深度思考,到了高中同样会出现整合能力差、思考深度不够的风险。至于抗挫能力和质疑精神,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的基础,过于“乖巧”未必是好现象。所以,家长尽量引导孩子学会做错题归纳与学习总结,这类训练不要在意结果,更在乎孩子的思考方式与呈现方式——这将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力打下基础。同时,鼓励孩子的反向思考与质疑。


微信图片_20190819163519.jpg


怎么培养学习习惯呢?


Ø   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还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,可以从建立错题本开始练习。


Ø   三四年级是自我意识觉醒与叛逆期的开始,也是引导他们深度思考的好时机。可以引导他们归纳近期练习和试卷中的相同题型,悟性好的孩子还可以鼓励他们给家长讲课或者出卷子、画树状图等等。


Ø   五六年级是成熟期,这时候需要家长适当放手了,不论好坏,他们必须在面临真正竞争之前,武装好自己。家长过度代劳,只会培养一个潜在中学“学渣”。


当然,这个过程一定会经历孩子叛逆、偷懒、不配合等等问题,但是千万不要因为碰到这些困难,就把孩子丢给辅导班!孩子的自我觉醒需要碰钉子,而不是永远指望什么“名师”来拯救。所以这个学期Orange偷懒没总结,导致连续考了几个80多分,芷一都没有急着找什么补习班,而是“逼”他反省和自救——能力都是逼出来的,不然人类还不是和猴子一个档位???


总之,不必焦虑孩子一时成绩的得失,家长的关注点正确了,孩子才会获得长期的发展潜力。


祝大家的寒假都棒棒哒!!!


微信图片_20190819164056.jpg

工信部备案号:闽ICP备19006205号-1     公安备案号:35010202000945